紫金礦業18日晚間發布《2021年年度報告》,公司經營指標實現跨越增長,創下歷史最高水平,營收和資產總額雙雙突破2000億元大關,全年實現利潤總額248億元,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57億元,同比增長141%,經營性凈現金流實現261億元,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,分紅預案約53億元,同比增長67%。
同時,得益于卡莫阿-卡庫拉銅礦、佩吉銅金礦、巨龍銅礦等三大世界級銅礦的投產,公司銅、金資源儲量及礦產品產量,以及銷售收入、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等關鍵指標均接近或進入全球前10位,海外各項主要指標超越國內,標志著紫金礦業已跨入了全球一流金屬礦業公司的行列。
01 開新局:十年規劃贏先機
2021年,受礦產能源危機沖擊以及新能源需求大增影響,全球有色金屬供需錯配矛盾加劇,公司主營礦種全球需求量顯著提升,價格保持上揚態勢。數據顯示,2021年,銅價、鋅價創歷史新高,增長率達到24%和27%,其中銅價創十年新高,超過1萬美元/噸。
價格利好是紫金礦業高增長的客觀因素。但在主觀層面,則得益于公司管理層超前謀劃布局的戰略眼光。
早在2020年初,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就認為,經濟的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的動蕩,黃金可望開啟中長期牛市,銅供需進入緊平衡時代,價格有回歸上升的動能。
為此,紫金礦業在2020年再次抄底并購了西藏巨龍銅礦、圭亞那奧羅拉金礦。陳景河在多個場合要求,要全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作為首要工作,并把2020年確定為公司的“項目建設年”,加快推動公司一批世界級礦山建設。
與此同時,紫金礦業用近一年時間,對公司至2030年的發展目標進行了推演,于2021年初發布了5-10年發展目標規劃,在市場引起廣泛關注。
根據規劃,紫金礦業將未來10年劃分為“2+3+5”三個階段目標,梯次實現綜合指標進入全球金屬礦業企業前3-5位,建成超一流礦業公司。
卡莫阿-卡庫拉銅礦
2021年作為第一個階段的起步之年,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疊,紫金礦業迎難而上、沉著應對,一批重大世界級旗艦項目接續建成投產,其中,剛果(金)卡莫阿-卡庫拉銅礦、塞爾維亞佩吉銅金礦、西藏巨龍銅礦等三大世界級銅礦超預期投產放量,助力公司進入全球金屬礦業一流行列。
公告顯示,公司主營礦產品全年實現礦產銅58.4萬噸、礦產金47.5噸、礦產鋅(鉛)43.4萬噸、礦產銀309噸、鐵精礦425萬噸,同比分別增長29%、17%、15%、3%和10%,其中銅礦產能增長顯著,成為全球礦產銅產量增長最快、最多的公司之一。公司礦產品毛利率顯著提升,達到58.98%,盈利能力好于行業整體平均水平。
良好的經營和管理表現,使公司價值在全球資本市場進一步獲得認可,紫金礦業A股納入富時中國A50指數、上證50指數,公司總市值位居全球金屬礦業企業市值前十。值得關注的是,在全球礦產因疫情承壓的兩年,紫金礦業價值不斷顯現,市值兩年增幅位居全球主要礦企第2位。
02 新風向:構建綠色全球競爭力
作為紫金礦業2021年增長的“主力軍”,銅隨著產業革命的到來,被業界重新認識。公司表示,銅是重要的新能源礦產,是“雙碳時代”能源綠色轉型的“未來金屬”和綠色礦產,銅是公司未來增長的核心驅動力。
為此,紫金礦業把戰略目標重新定義為:綠色高技術超一流國際礦業集團,綠色、高技術成為公司主要追求的目標。
阿根廷3Q鋰鹽湖項目
與此同時,圍繞構建綠色全球競爭力,紫金礦業依托礦業傳統優勢,挺進新能源新材料藍海領域,將“白色石油”——鋰納入戰略金屬礦種選擇,首先完成阿根廷世界級高品位3Q鋰鹽湖并購,獲得碳酸鋰資源量約763萬噸,一期設計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,計劃2023年底建成投產;同時在全球最大硬巖鋰礦床剛果(金)Manono 鋰礦外圍布局了綠地勘探項目。
陳景河認為,紫金礦業未來的發展,不但要重視銅、鋰等綠色金屬的開發,更要重視綠電、脫碳工作,要積極響應《巴黎協定》和“碳中和”行動,將低碳作為公司建設運營的新風向,要緊盯“雙碳”政策催生能源結構重大革命機會,對接產業發展方向,以優質礦物原料、新能源、新材料助力國家產業轉型升級。
與本次年報同步披露的還有《紫金礦業ESG報告》。報告顯示,紫金礦業2021年單位碳排放量為每萬元銷售收入0.32噸二氧化碳,同比下降了9.5%;在推進國際綠色礦山建設的同時,紫金礦業利用礦山周邊的資源,積極推進光伏、風電、水電等清潔能源項目開發,2021年清潔電力發電量換算為二氧化碳減排可達到11.63萬噸,相當于種植樹木63442棵。除了礦山業務外,公司還布局了磷酸鐵鋰、電解銅箔、高性能合金等新材料項目,并啟動了與福州大學合作的氨-氫能源產業項目,助力“終極能源”氫能產業化。
03 新通道:“增長群”持續“放能”,疊加高增長慣性
紫金礦業表示,公司跨國運營模式更加成熟高效,已經成為金屬礦業行業的全球化企業。
為與國際接軌,紫金礦業按最新的標準,對公司資源儲量全面進行了套改,夯實了公司“家底”,增強了資源儲量的可信度。公司銅金屬資源量達到6277萬噸,其中儲量2033萬噸;黃金資源量達到2373噸,其中儲量792噸,根據自然資源部《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1》,紫金礦業銅儲量、金儲量分別相當于中國銅總儲量(2701.30萬噸)、金總儲量(1927.37噸)的75%和41%。特別令人注目的是,紫金礦業年報顯示,公司半數以上的資源儲量是自主勘探獲得的,顯示了公司強大的找礦能力。
公告顯示,紫金礦業海外金、銅礦產資源儲量、產量及利潤貢獻全面超越國內,其中海外資源量銅占比76%、金占比 74%,海外產量銅占比53%、金占比60%,海外利潤貢獻達到51%。
面向未來,紫金礦業表示,2022年是紫金礦業實現十年戰略發展規劃第一階段(2021-2022)沖關之年,新的增長群將持續穩產、擴產,公司計劃礦產銅86萬噸、礦產金60噸。同時,公司將在2022年實現計劃目標的基礎上,加大馬力推進黑龍江銅山銅礦、福建紫金山羅卜嶺銅(鉬)礦、塞爾維亞博爾銅礦JM銅礦、塞爾維亞丘卡盧-佩吉銅金礦下帶礦等4個地下大型斑巖型礦床崩落法采礦實施,力爭形成年20萬噸以上銅金屬產能;同時加快西藏巨龍銅礦二期工程新增年20萬銅金屬產能實現,以及剛果(金)卡莫阿銅礦二期工程及部分三期工程新增年12萬噸權益銅金屬產能實現,力爭在2025年突破已公布的銅產量規劃。
04 守初心:共同發展再賦能
共同發展,讓盡可能多的人因公司的發展而受益,是紫金礦業的核心價值觀。
公司尊重跨文化和不同種族、民族、性別及殘疾人等少數群體平等就業與發展權利,為當地培養多樣化的人才隊伍。目前,公司本地化用工率達96.04%,人員結構國際化程度顯著提升。公司還實施全員薪酬提升、年度特別獎勵,提供海外專項補貼,員工普遍享受企業發展成果,歸屬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。
在傳統領域,礦業通常被認為是男性的世界,但在紫金礦業4萬多名員工中,就有6000多名女性員工,閃耀著屬于“她”獨特的光芒。
開發一座礦山,造福一方百姓。
在項目所在地,紫金礦業長年開展如原住民幫扶、教育改善、健康醫療、環境保護、產業發展、基礎設施建設、公益捐贈等一系列社區發展活動。
在剛果(金)KANINA孤兒院,穆索諾伊向約150名孤兒捐贈大量的生活急需物品及學習用品
在剛果(金),穆索諾伊公司與礦區周邊受影響的八個社區簽署社區項目任務書,持續多年幫助社區解決各類緊迫問題。
在哥倫比亞,大陸黃金助力社區咖啡產業走向世界,打造知名品牌。
在中國西極,新疆紫金鋅業通過“就業幫扶+教育幫扶+定點幫扶”精準措施,努力增加社區居民收入,幫助社區率先脫貧。
2021年,紫金礦業社會貢獻總額達395億元,其中稅收貢獻101億元,社區投入超4.2億元,均實現大幅增長,有力提升了項目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,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切實的發展成果和機遇。
來 源:紫金礦業